商业与资产管理-商业资产业务包括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商业与资产管理,以及商业资产业务包括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文章信息一览:
- 1、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 2、如何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 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负债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 4、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方法
- 5、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定。
- 6、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哪三个...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1、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第九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照本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第十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披露资本充足率信息。
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分别对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资本定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商业行 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主要侧重于资本计量和管理信息披露要求。
3、《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经中国银监会第115次主席会议通过,2012年6月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公布。
4、中国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监管要求: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包括5%的储备资本要求和0~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
如何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第一,尽快建立市场风险计量系统。要对风险实施有效管理,首先必须准确识别和计量风险。国际银行业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市场风险计量技术。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成熟软件等方式首先建立自己的市场风险计量系统。 第二,逐步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必须确保足够的清偿能力,保障存款人利益和避免系统性风险。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需要具备足够的流动资金,满足客户提取、交割等需求,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偿还期对称原理:即将银行资产与负债按照相应偿还期进行匹配。
进取型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的利率升降情况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该方法关键是要对利率走势进行准确预测,否则风险必将更大。如预测利率上升,则要扩大正缺口值,缩小负缺口值,反之,则要缩小正缺口值,扩大负缺口值。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负债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商业银行管理主要有以下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流动性管理理论,主要有三种资产管理理论:①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理论;②可转换理论;③预期收入理论。(2)负债管理理论。
【答案】:B A、B、C、D项都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资本管理、资金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投融资业务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其中,定价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利润。
一是资本管理。资本管理的核心是确定资本需要量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目前比较通行的是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按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计算,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二是存款管理。存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方法
1、基本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等,主要技术方法是偿还期对称原理、目标替代原理等。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必须确保足够的清偿能力,保障存款人利益和避免系统性风险。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需要具备足够的流动资金,满足客户提取、交割等需求,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
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协调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流动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持续生存的前提,安全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动力,“三性”原则的核心理念在于协调平衡。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x0d\x0a \x0d\x0a ①总量平衡原则。即资产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x0d\x0a②结构对称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x0d\x0a③分散性原则。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
4、总量平衡原则:资产与负债规模需保持相对对称,确保平衡稳定。结构对称原则: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应相互匹配。分散性原则:资金运用既要数量分散,也要种类多元化,以降低风险。在技术方法上,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包括:缺口管理法:分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
5、目标替代原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组合,进行资产项目的比较或互相替代,达到不降低银行总效用的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定。
1、其中 (1)风险加权资产是指,银行总资产里面拥有风险权重的资产。银行业的总资产有很多资产是0风险权重的,有很多风险权重则很高。这个要看每个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配置,一般来说风险权重高的收益也更高。至于具体的风险权重列表你自己查央行和银监会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2、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3、作用:对于金融机构所有的分析和决策活动都有帮助,银行的分配限额、进行风险分析、管理资本、调整定价策略和进行资产组合管理。同时也对资本管理、融资***、资产负债表管理和补偿活动有帮助。
4、进而确定银行的受险程度。风险控制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时***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风险决策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盈利的前提下,银行经营者根据其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承担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5、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负债管理在负债成本及经营风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指导理论。
6、一)有利于提高支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无处不在,我们的每一项业务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银行业务的任何变化,无论是推出新的业务还是对现有业务的改良,都会引起相关业务流程的变化。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可分为哪三个...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名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一书。
2、筹资管理理财阶段(二十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 特点:资金市场不成熟,金融机构不发达,筹集资金困难。
3、在分支行制下,按照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方式,可分为直隶型、区域型、管辖行型等三种类型。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类型。商业银行的资产是商业银行运用各种资金(包括储蓄存款和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的结果。主要包括: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几部分。
关于商业与资产管理和商业资产业务包括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商业资产业务包括哪些、商业与资产管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